2025-08-25
开栏语:
在赣鄱大地的每一寸热土上,新时代赣鄱先锋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忠诚践行者,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疆拓土。他们是榜样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是奋进的号角,激发磅礴力量。
为进一步激励引导省国资委系统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现推出“2025年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专栏,集中展现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
胡华平的老家兴国县城岗镇白石村是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莲塘战役后,毛泽东同志率3万红军主力为期半个月的休整地,一直存有“红一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会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等众多革命旧址,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感人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
他旗帜鲜明讲政治,忠实履行党组织赋予的工作职责与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摇,曾在乡村振兴挂点村,对某乡镇干部义正辞严地纠正对方错误言论。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将理论学习、党务工作实践和深入思考三者紧密结合,曾在《美丽中国》《新丝路》《企业党建》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其中起草撰写的《江西水投集团:创新“12345”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凝聚企业高质量发展奋进力量》思政案例,成功入选为全省企业类10个优秀案例之一,并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官方微信刊发宣传。
奋楫笃行勇攀登
“革命理想高于天,不畏风雨有铁肩。芳华待灼启新程,登高望远皓无边。”这是胡华平刚参加工作时写的一首自励诗。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一步一个脚印。在长期党务工作实践中,针对基层党务新手“小白”、工作不规范等问题,他积极探索适合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找资料、作修订、画图表,先后钻研编印了《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一本通》《发展党员规范化指导手册》《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手册》《党的组织生活工作手册》《“五型示范党支部”优秀案例汇编》等。其中参与编印的《企业党建工作标准体系》得到了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局长田培炎的充分肯定。
他从事党务工作15年来,始终践行“四力”,牵头撰写了200余份近百万字材料,其中《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被赣州市章贡区委统战部评为全区“一等奖”;《关于江西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点难点与对策》被赣州市国资委评为国资系统“二等奖”;2018年撰写的《赣州发投集团创新“一二三工作法” 撬动企业新发展》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首届党务技能比赛“国企党建项目优秀奖”;2020年撰写的《江西水投创新 “13652”党建工作机制》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争创第一等党务工作党务技能比赛“国企党建项目一等奖”,并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匠心——铸造卓越 江西省争创“第一等党务工作”党务技能大赛优秀案例精选》(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撰写的《推行“三三”工作法 创建“水凤凰”党建品牌》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国企党建项目二等奖”,并再次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匠心——铸造卓越 江西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优秀案例精选》(江西教育出版社)。
他注重一线调研,从中挖掘总结了“一组两岗三队”等朴实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并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全国基层党建网”《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稿件40余篇,其中2025年撰写的《创新“三个三”机制 抓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等经验做法在《组织人事报》刊发。部门分管的党建、宣传、统战工作在近年度省委“党的建设成效”考核中均位列第一,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尽了一份力量。
感恩奋进甘奉献
他始终将党的宗旨铭记于心,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关怀,积极传递温暖,回报社会。“这处垃圾堆放在这好久了,沟道也堵了,散发着恶臭味”。胡华平在邻居口中得知村巷卫生死角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清理这处垃圾。次日早晨,他推着斗车、拿着清扫工具,对该处垃圾进行彻底清扫。过年回到家,他也经常义务劳动,对村巷街边的公共水沟进行清理,并自费请工人师傅硬化修缮水沟。他热心公益事业,家庭并不宽裕的他,自掏腰包为家境困难的学子购买自行车、篮球等,实现他们的“微心愿”。近年来,累计为社会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等捐款捐物3万余元。
近年来,胡华平先后荣获“集团年度考核优秀个人”“中国新闻社优秀通讯员”“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他珍惜荣誉,却不为荣誉所绊,他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精耕于细微之处,践行于毫末之中,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
杨嘉琦:用党建温度焐热职工心窝的“点灯人”
杨嘉琦,现任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副总政工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综合部主任。自2016年初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他深耕基层党建,心系职工群众,以创新实践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公司荣获国家电投“红旗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其个人先后获得江西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国家电投江西公司党务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十佳微党课”以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巡察干部称号。他带领的党支部获评国家电投江西公司“五星+服务保障型”示范党支部,并长期保持分公司党委先进党支部荣誉。
解题:让党建从“墙上”落到“地上”
作为一名“80后”党务工作者,拥有十余年基层党支部书记经验,他深谙党建工作之道——必须务实、精准、有效。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燃煤电厂却遭遇“寒冬”:燃料供需失衡、价格飙升,迎峰度夏期间煤价创历史峰值。公司为保障民生用电,日亏损数百万坚守保供一线。此时,思想引领至关重要。他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强化宣传阵地,将“保安全、保民生、保供电”内化为员工行动信条。当年,公司全年电量超额多发1.6亿度,有力发挥了能源保供核心作用。
“党建不是绣花枕头,要能解决真问题。”他创新建立“7+2+N”联建模式,推动行政与生产支部组建“攻坚对子”。在每年6至9月的迎峰度夏关键期,他组织机关党员为高温高压机房的一线工人“送清凉”:亲手熬制的绿豆汤、递到手中的凉茶,换来的是员工一张张真挚的笑脸。“党建工作出成效,就是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
2023年,他凭借创新课题《“最小细胞”铸就“最强阵地”》——以“党小组+班组”双融合为核心,以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发电车间党小组为原型,讲述党建带班建的鲜活实践——历经三次备赛,最终在江西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评委评价其案例“带着煤油味”,是对基层党建生命力的高度肯定。
融情:把支部建成“第二个家”
2023年5月,酷暑提前来袭,恰逢#1机组A级检修通流改造。锅炉房温度高达49℃,看着职工汗水浸透的后背,他迅速行动,仅用三天便在廊道建起“A修驿站”。老工人王师傅喝着冰镇盐汽水感慨:“杨书记连咱们重体力活要补盐分都想到了!”
在“融·党建”品牌的“融情”工程里,这样的暖心细节比比皆是:为孕产妇协调调岗,他贴心记下预产期做成提醒便签;调解职工家庭矛盾,他带队六次家访化解僵局,被女工们亲切称为“妇愁者联盟应急专员”。两年间,支部8人获职称晋升、5人实现职级提升,背后是他精心制定并多方争取的“成长路线图”。
2022年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他率党员突击队驰援彭家桥光明社区(原南昌发电厂家属区)。检测点缺遮阳棚,他们拆来厂里检修帆布篷改装;面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党员们手把手教会七百多人使用“健康通”。22轮核酸检测、服务7万余人次,高温下防护服内的衣衫早已湿透,口罩在脸上勒出深深印痕。当捧回“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和“最美防疫志愿者”荣誉时,他的笑容格外灿烂。
护航:在改革浪潮中稳舵前行
2023年企业扭亏攻坚期,外包工程管理频亮红灯。他推行“党建+承包商管理”,将党员责任区延伸至外包队伍,落实承包商等同化管理。他严抓“党员身边无违章”,对某承包商为赶进度简化流程的行为坚决叫停:“安全红线就是生命线!”同时,对表现优异的承包商人员授牌表彰,并在酷暑严寒时节“送清凉”、“送温暖”。工程合格率由此跃升至98.7%。这一实践形成的党建案例荣获国家电投江西公司党建项目评审一等奖。承包商负责人由衷感叹:“杨书记的案例发布,把我们讲成了‘自家人’。”
作为分公司创新工作室党群工作小组组长,他2025年的课题聚焦“党建+一分钱行动”。他提出,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第一党支部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化制度保障建设节约型机关: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自带水杯参会、杜绝违规吃喝、严控酒驾醉驾风险、精文减会,切实为基层减负。目前,办公消耗下降22%,会议效率显著提升,公文发布同比减少18%,员工幸福感切实增强,“服务保障型”示范党支部的称号实至名归。
杨嘉琦以“点灯人”的执着与温情,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服务企业中心、凝聚职工人心的“硬支撑”。他解题破局,让党建从“墙上”落到“地上”,融入保供攻坚;他融情暖心,将支部筑成“第二个家”,成为职工的坚强后盾;他护航发展,在改革浪潮中稳舵前行,推动管理效能提升。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党建温度焐热了职工的心窝,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照亮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
2025-08-25
开栏语:
在赣鄱大地的每一寸热土上,新时代赣鄱先锋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忠诚践行者,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疆拓土。他们是榜样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是奋进的号角,激发磅礴力量。
为进一步激励引导省国资委系统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现推出“2025年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专栏,集中展现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
胡华平的老家兴国县城岗镇白石村是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莲塘战役后,毛泽东同志率3万红军主力为期半个月的休整地,一直存有“红一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会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等众多革命旧址,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感人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
他旗帜鲜明讲政治,忠实履行党组织赋予的工作职责与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摇,曾在乡村振兴挂点村,对某乡镇干部义正辞严地纠正对方错误言论。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将理论学习、党务工作实践和深入思考三者紧密结合,曾在《美丽中国》《新丝路》《企业党建》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其中起草撰写的《江西水投集团:创新“12345”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凝聚企业高质量发展奋进力量》思政案例,成功入选为全省企业类10个优秀案例之一,并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官方微信刊发宣传。
奋楫笃行勇攀登
“革命理想高于天,不畏风雨有铁肩。芳华待灼启新程,登高望远皓无边。”这是胡华平刚参加工作时写的一首自励诗。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一步一个脚印。在长期党务工作实践中,针对基层党务新手“小白”、工作不规范等问题,他积极探索适合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找资料、作修订、画图表,先后钻研编印了《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一本通》《发展党员规范化指导手册》《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手册》《党的组织生活工作手册》《“五型示范党支部”优秀案例汇编》等。其中参与编印的《企业党建工作标准体系》得到了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局长田培炎的充分肯定。
他从事党务工作15年来,始终践行“四力”,牵头撰写了200余份近百万字材料,其中《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被赣州市章贡区委统战部评为全区“一等奖”;《关于江西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点难点与对策》被赣州市国资委评为国资系统“二等奖”;2018年撰写的《赣州发投集团创新“一二三工作法” 撬动企业新发展》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首届党务技能比赛“国企党建项目优秀奖”;2020年撰写的《江西水投创新 “13652”党建工作机制》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争创第一等党务工作党务技能比赛“国企党建项目一等奖”,并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匠心——铸造卓越 江西省争创“第一等党务工作”党务技能大赛优秀案例精选》(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撰写的《推行“三三”工作法 创建“水凤凰”党建品牌》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国企党建项目二等奖”,并再次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匠心——铸造卓越 江西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优秀案例精选》(江西教育出版社)。
他注重一线调研,从中挖掘总结了“一组两岗三队”等朴实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并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全国基层党建网”《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稿件40余篇,其中2025年撰写的《创新“三个三”机制 抓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等经验做法在《组织人事报》刊发。部门分管的党建、宣传、统战工作在近年度省委“党的建设成效”考核中均位列第一,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尽了一份力量。
感恩奋进甘奉献
他始终将党的宗旨铭记于心,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关怀,积极传递温暖,回报社会。“这处垃圾堆放在这好久了,沟道也堵了,散发着恶臭味”。胡华平在邻居口中得知村巷卫生死角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清理这处垃圾。次日早晨,他推着斗车、拿着清扫工具,对该处垃圾进行彻底清扫。过年回到家,他也经常义务劳动,对村巷街边的公共水沟进行清理,并自费请工人师傅硬化修缮水沟。他热心公益事业,家庭并不宽裕的他,自掏腰包为家境困难的学子购买自行车、篮球等,实现他们的“微心愿”。近年来,累计为社会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等捐款捐物3万余元。
近年来,胡华平先后荣获“集团年度考核优秀个人”“中国新闻社优秀通讯员”“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他珍惜荣誉,却不为荣誉所绊,他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精耕于细微之处,践行于毫末之中,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
杨嘉琦:用党建温度焐热职工心窝的“点灯人”
杨嘉琦,现任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副总政工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综合部主任。自2016年初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他深耕基层党建,心系职工群众,以创新实践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公司荣获国家电投“红旗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其个人先后获得江西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国家电投江西公司党务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十佳微党课”以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巡察干部称号。他带领的党支部获评国家电投江西公司“五星+服务保障型”示范党支部,并长期保持分公司党委先进党支部荣誉。
解题:让党建从“墙上”落到“地上”
作为一名“80后”党务工作者,拥有十余年基层党支部书记经验,他深谙党建工作之道——必须务实、精准、有效。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燃煤电厂却遭遇“寒冬”:燃料供需失衡、价格飙升,迎峰度夏期间煤价创历史峰值。公司为保障民生用电,日亏损数百万坚守保供一线。此时,思想引领至关重要。他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强化宣传阵地,将“保安全、保民生、保供电”内化为员工行动信条。当年,公司全年电量超额多发1.6亿度,有力发挥了能源保供核心作用。
“党建不是绣花枕头,要能解决真问题。”他创新建立“7+2+N”联建模式,推动行政与生产支部组建“攻坚对子”。在每年6至9月的迎峰度夏关键期,他组织机关党员为高温高压机房的一线工人“送清凉”:亲手熬制的绿豆汤、递到手中的凉茶,换来的是员工一张张真挚的笑脸。“党建工作出成效,就是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
2023年,他凭借创新课题《“最小细胞”铸就“最强阵地”》——以“党小组+班组”双融合为核心,以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发电车间党小组为原型,讲述党建带班建的鲜活实践——历经三次备赛,最终在江西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评委评价其案例“带着煤油味”,是对基层党建生命力的高度肯定。
融情:把支部建成“第二个家”
2023年5月,酷暑提前来袭,恰逢#1机组A级检修通流改造。锅炉房温度高达49℃,看着职工汗水浸透的后背,他迅速行动,仅用三天便在廊道建起“A修驿站”。老工人王师傅喝着冰镇盐汽水感慨:“杨书记连咱们重体力活要补盐分都想到了!”
在“融·党建”品牌的“融情”工程里,这样的暖心细节比比皆是:为孕产妇协调调岗,他贴心记下预产期做成提醒便签;调解职工家庭矛盾,他带队六次家访化解僵局,被女工们亲切称为“妇愁者联盟应急专员”。两年间,支部8人获职称晋升、5人实现职级提升,背后是他精心制定并多方争取的“成长路线图”。
2022年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他率党员突击队驰援彭家桥光明社区(原南昌发电厂家属区)。检测点缺遮阳棚,他们拆来厂里检修帆布篷改装;面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党员们手把手教会七百多人使用“健康通”。22轮核酸检测、服务7万余人次,高温下防护服内的衣衫早已湿透,口罩在脸上勒出深深印痕。当捧回“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和“最美防疫志愿者”荣誉时,他的笑容格外灿烂。
护航:在改革浪潮中稳舵前行
2023年企业扭亏攻坚期,外包工程管理频亮红灯。他推行“党建+承包商管理”,将党员责任区延伸至外包队伍,落实承包商等同化管理。他严抓“党员身边无违章”,对某承包商为赶进度简化流程的行为坚决叫停:“安全红线就是生命线!”同时,对表现优异的承包商人员授牌表彰,并在酷暑严寒时节“送清凉”、“送温暖”。工程合格率由此跃升至98.7%。这一实践形成的党建案例荣获国家电投江西公司党建项目评审一等奖。承包商负责人由衷感叹:“杨书记的案例发布,把我们讲成了‘自家人’。”
作为分公司创新工作室党群工作小组组长,他2025年的课题聚焦“党建+一分钱行动”。他提出,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第一党支部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化制度保障建设节约型机关: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自带水杯参会、杜绝违规吃喝、严控酒驾醉驾风险、精文减会,切实为基层减负。目前,办公消耗下降22%,会议效率显著提升,公文发布同比减少18%,员工幸福感切实增强,“服务保障型”示范党支部的称号实至名归。
杨嘉琦以“点灯人”的执着与温情,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服务企业中心、凝聚职工人心的“硬支撑”。他解题破局,让党建从“墙上”落到“地上”,融入保供攻坚;他融情暖心,将支部筑成“第二个家”,成为职工的坚强后盾;他护航发展,在改革浪潮中稳舵前行,推动管理效能提升。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党建温度焐热了职工的心窝,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照亮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