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开栏语:
在赣鄱大地的每一寸热土上,新时代赣鄱先锋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忠诚践行者,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疆拓土。他们是榜样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是奋进的号角,激发磅礴力量。
为进一步激励引导省国资委系统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现推出“2025年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专栏,集中展现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
“申书记,你们把党的声音送到了炕头!”85 岁的老支书李大爷握着申启凯的手感慨道。针对村里老党员行动不便的难题,申启凯组织年轻党员组建“流动党课队”,定期上门送学、听建议,让“流动的党组织”温暖了多位老人的心。
他争取到20余万元资金改造党群服务中心,让村级阵地成为村民常来常往的“暖心屋”。带动1名90后青年党员进支委,发展2名致富能手入党,让村党组织焕发新活力。2025年以来,他组建的“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已解决群众难题60多件,代办业务80余次,党员先锋岗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中处处带头。
让老酱缸酿出“新滋味”
枧田村的千年制酱技艺,曾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贝。申启凯围着酱缸琢磨出新思路:带村干部赴湖南郴州签下2万个陶瓷酱钵订单,让老酱风味更醇。为解决酱制品生产空档期问题,他引导村民利用生产空档期因地制宜种植了100亩萝卜、50亩油茶,油茶林下套种20亩生姜,既充原料又增收入。
2024年,全村酱制品产值达4000 多万元,村集体收入超 30万元。村民们说:“申书记让老手艺变成了‘钱袋子’!
用实干铺筑“幸福路”
2024年6月的强降水期间,洪水漫进农户家。申启凯迅速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投入到抢险一线。他带领大家挨家挨户排查险情,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转移过程中,他多次涉水进入危险区域,帮助村民搬运贵重物品和生活必需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村民的财产损失。
平日里,他惦记着村里的“小事”:推动重建枧田大桥、硬化里龙路、装亮路灯;在“童心港湾”给留守儿童过“六一”,请医生来村义诊,春节组织写800多幅春联送乡亲。如今的枧田村,路灯亮了,道路宽了,笑脸多了。
从省城到乡村,申启凯把心“驻”在村里,用党建聚民心,以产业促民富,靠服务暖人心。这位赣鄱先锋,正用实干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续写着共产党员的担当。
江西交投集团
张琦:红土地上绽开放的“映山红”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吃透各环节工作流程,才能确保程序合规、手续完整、材料齐全……”江西交投吉安东管理中心的党建业务培训课上,张琦的声音清亮有力,回荡在会议室里。这位从井冈山下走出的党务工作者,已在基层党务岗位上坚守近十年,用专业与热忱书写着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岗位淬炼,从“服务明星”到党务能手
泰井高速井冈山机场收费站的岗亭里,曾留下张琦最鲜活的身影。她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春风般的服务态度,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服务明星”。当面临转岗从事党务工作时,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下了这份全新的挑战。
她把收费岗位上那份精益求精的韧劲带进了党务领域,白天奔波于各项业务事务,夜晚便伏案研读党建规范文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工作要点、流程细节和思考感悟。从对党务工作的懵懂生疏,到熟练掌握基层党务的核心要义与流程规范,张琦用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华丽蜕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她深度参与集团首个“省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建设,推出的“雷锋日记”“规范化党建内业”等创新做法,在整个中心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基层党建规范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创新实践,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建肌理
十年深耕基层党建沃土,张琦始终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她深知,党建工作既要严守规范,更要与时俱进。为提升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她牵头参与完善多项党务工作制度,带头编写的《“三会一课”实用操作手册》,用清晰的流程、具体的案例让组织生活有章可循、规范高效;探索打造的“红阵地+红体验”学习机制,将红色教育从书本延伸到实地,让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创新推出的“红双培+红讲坛”培训机制,为党务工作者搭建起成长平台,激活了队伍活力。
她还总结提炼出“四挂”工作法和“党建+”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单位“模范红”党建品牌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基层党务工作的“播种人”,张琦开设党务微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培训模式,手把手带教党务骨干,让基层党建的“生力军”不断壮大。近年来,她还参与上级单位多项党建项目,领题开发3个党建培训课件,多次在省级单位和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上分享经验,让好做法在更广阔的平台生根发芽。
甘于奉献,用行动传递红土地的温暖
在深耕党务工作的同时,张琦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是地方公益组织里的活跃身影:参与“守护赣江”行动,为母亲河的清澈贡献力量;主动参与爱心捐款,让温暖流向需要帮助的人;定期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用陪伴驱散孤独……她用点滴行动,传递着红土地上的爱心正能量。
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张琦更是冲锋在前,主动请缨加入防疫突击队。整整24天里,从核酸采集到物资转运,从社区消杀到隐患排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市第三人民医院、街道社区发来感谢信点名表扬,对她的无私奉献给予高度评价。
十年如一日,张琦就像一株扎根红土地的映山红,不与百花争艳,却以最质朴的绽放,把温暖与力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
崔炜:发电一线的匠心先锋
崔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国家电投江西公司高新分公司集控运行部一级值长。自投身电力事业以来,他深深根植于发电生产一线,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先后荣获“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高新公司劳动模范”“高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创绩先锋”“高新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攻坚拓局 诠释党员敬业担当
初心如磐,电力筑梦。2011年,受公司委派,崔炜赴缅甸参与水电项目境外商务运行工作。项目营地离家两千多公里,在境外工作,连通电话都成了一种奢望,更别说回家了。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他始终磨炼着甘于奉献的意志,暗下决心一定要不负自己、不负组织、不负家人……受缅甸国内局势和新设备投运频频出现的缺陷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营形势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作为电站首批总值长兼调度员,他认真学习掌握新设备原理和操作,加强与云南国际、中水十四局、亚洲电力公司和长江委的沟通协调,负责编制并实施伊江施工电网与国内小系统联网方式下向密支那市供电的人工负荷调度方案。在地震频发、疟疾病毒肆虐等异常艰苦的建设时期,他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保障了小其培电站三台机组顺利渡过生产运营期向缅市区稳定供电,彰显了国家电投央企基层一线党员的责任担当。
无私奉献,用实干践行初心使命
2012年,回国后他调往峡江发电公司从事发电投产建设工作。面对着转轮直径亚洲第一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面对再一次巨大的挑战,他再次把青春与梦想根植于脚下的红土地,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巩固专业技能知识。遇有设备检修,他主动钻进狭小闷热的灯泡体内研究细节;每逢重大节日值班保供,他常常主动申请顶班,让家中有困难的同事回家团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奉献情怀。2018年,崔炜调任南昌生产运营中心一级值长。南昌集控中心作为江西生产运营的“中枢大脑”,是全系统接入数据量最大的生产调控中心,需要对10218台发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区域维检”。“以前担任值长,最多只负责9台机组的运行监控,而集控中心值长的职责更为全面。需要协助部门管理好整个班组,监控18台水电机组、536台风力发电机组和9664台光伏逆变器的安全运行,做好生产协调和技术支持。”崔炜坦诚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匠心为先 不懈风雨兼程
追光者,心中有灯,奋斗不停。作为一班之长,崔炜深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责任担当。他聚焦“党建+团建+班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牵头组建“极光”班建品牌。通过创新“四小四大”支部工作法和“三个三”班组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法,班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极致精神,带领专业队伍共同成长、收获进步,班组政治生态也得到持续净化,让“极光”班组品牌屹立在公司系统生产一线潮头。参与撰写的《关于新形势下新能源班组集约化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研究》党建思研案例收录进“中国电力思政工作研究会优秀成果汇编一类奖”。
当暮色浸染赣江河畔,集控大厅的屏幕仍跳动着绿色能源的脉搏,崔炜的身影在党旗与功率负荷曲线的光影中渐次清晰。以几十年如一日务实的脚印和情怀,丈量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与安全生产融合的深度坐标,书写着一名“群众身边好党员”的最美时代答卷。
2025-08-25
开栏语:
在赣鄱大地的每一寸热土上,新时代赣鄱先锋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忠诚践行者,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疆拓土。他们是榜样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是奋进的号角,激发磅礴力量。
为进一步激励引导省国资委系统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现推出“2025年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专栏,集中展现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
“申书记,你们把党的声音送到了炕头!”85 岁的老支书李大爷握着申启凯的手感慨道。针对村里老党员行动不便的难题,申启凯组织年轻党员组建“流动党课队”,定期上门送学、听建议,让“流动的党组织”温暖了多位老人的心。
他争取到20余万元资金改造党群服务中心,让村级阵地成为村民常来常往的“暖心屋”。带动1名90后青年党员进支委,发展2名致富能手入党,让村党组织焕发新活力。2025年以来,他组建的“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已解决群众难题60多件,代办业务80余次,党员先锋岗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中处处带头。
让老酱缸酿出“新滋味”
枧田村的千年制酱技艺,曾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贝。申启凯围着酱缸琢磨出新思路:带村干部赴湖南郴州签下2万个陶瓷酱钵订单,让老酱风味更醇。为解决酱制品生产空档期问题,他引导村民利用生产空档期因地制宜种植了100亩萝卜、50亩油茶,油茶林下套种20亩生姜,既充原料又增收入。
2024年,全村酱制品产值达4000 多万元,村集体收入超 30万元。村民们说:“申书记让老手艺变成了‘钱袋子’!
用实干铺筑“幸福路”
2024年6月的强降水期间,洪水漫进农户家。申启凯迅速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投入到抢险一线。他带领大家挨家挨户排查险情,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转移过程中,他多次涉水进入危险区域,帮助村民搬运贵重物品和生活必需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村民的财产损失。
平日里,他惦记着村里的“小事”:推动重建枧田大桥、硬化里龙路、装亮路灯;在“童心港湾”给留守儿童过“六一”,请医生来村义诊,春节组织写800多幅春联送乡亲。如今的枧田村,路灯亮了,道路宽了,笑脸多了。
从省城到乡村,申启凯把心“驻”在村里,用党建聚民心,以产业促民富,靠服务暖人心。这位赣鄱先锋,正用实干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续写着共产党员的担当。
江西交投集团
张琦:红土地上绽开放的“映山红”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吃透各环节工作流程,才能确保程序合规、手续完整、材料齐全……”江西交投吉安东管理中心的党建业务培训课上,张琦的声音清亮有力,回荡在会议室里。这位从井冈山下走出的党务工作者,已在基层党务岗位上坚守近十年,用专业与热忱书写着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岗位淬炼,从“服务明星”到党务能手
泰井高速井冈山机场收费站的岗亭里,曾留下张琦最鲜活的身影。她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春风般的服务态度,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服务明星”。当面临转岗从事党务工作时,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下了这份全新的挑战。
她把收费岗位上那份精益求精的韧劲带进了党务领域,白天奔波于各项业务事务,夜晚便伏案研读党建规范文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工作要点、流程细节和思考感悟。从对党务工作的懵懂生疏,到熟练掌握基层党务的核心要义与流程规范,张琦用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华丽蜕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她深度参与集团首个“省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建设,推出的“雷锋日记”“规范化党建内业”等创新做法,在整个中心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基层党建规范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创新实践,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建肌理
十年深耕基层党建沃土,张琦始终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她深知,党建工作既要严守规范,更要与时俱进。为提升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她牵头参与完善多项党务工作制度,带头编写的《“三会一课”实用操作手册》,用清晰的流程、具体的案例让组织生活有章可循、规范高效;探索打造的“红阵地+红体验”学习机制,将红色教育从书本延伸到实地,让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创新推出的“红双培+红讲坛”培训机制,为党务工作者搭建起成长平台,激活了队伍活力。
她还总结提炼出“四挂”工作法和“党建+”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单位“模范红”党建品牌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基层党务工作的“播种人”,张琦开设党务微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培训模式,手把手带教党务骨干,让基层党建的“生力军”不断壮大。近年来,她还参与上级单位多项党建项目,领题开发3个党建培训课件,多次在省级单位和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上分享经验,让好做法在更广阔的平台生根发芽。
甘于奉献,用行动传递红土地的温暖
在深耕党务工作的同时,张琦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是地方公益组织里的活跃身影:参与“守护赣江”行动,为母亲河的清澈贡献力量;主动参与爱心捐款,让温暖流向需要帮助的人;定期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用陪伴驱散孤独……她用点滴行动,传递着红土地上的爱心正能量。
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张琦更是冲锋在前,主动请缨加入防疫突击队。整整24天里,从核酸采集到物资转运,从社区消杀到隐患排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市第三人民医院、街道社区发来感谢信点名表扬,对她的无私奉献给予高度评价。
十年如一日,张琦就像一株扎根红土地的映山红,不与百花争艳,却以最质朴的绽放,把温暖与力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国家电投江西公司
崔炜:发电一线的匠心先锋
崔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国家电投江西公司高新分公司集控运行部一级值长。自投身电力事业以来,他深深根植于发电生产一线,用工匠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先后荣获“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高新公司劳动模范”“高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创绩先锋”“高新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攻坚拓局 诠释党员敬业担当
初心如磐,电力筑梦。2011年,受公司委派,崔炜赴缅甸参与水电项目境外商务运行工作。项目营地离家两千多公里,在境外工作,连通电话都成了一种奢望,更别说回家了。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他始终磨炼着甘于奉献的意志,暗下决心一定要不负自己、不负组织、不负家人……受缅甸国内局势和新设备投运频频出现的缺陷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营形势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作为电站首批总值长兼调度员,他认真学习掌握新设备原理和操作,加强与云南国际、中水十四局、亚洲电力公司和长江委的沟通协调,负责编制并实施伊江施工电网与国内小系统联网方式下向密支那市供电的人工负荷调度方案。在地震频发、疟疾病毒肆虐等异常艰苦的建设时期,他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保障了小其培电站三台机组顺利渡过生产运营期向缅市区稳定供电,彰显了国家电投央企基层一线党员的责任担当。
无私奉献,用实干践行初心使命
2012年,回国后他调往峡江发电公司从事发电投产建设工作。面对着转轮直径亚洲第一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面对再一次巨大的挑战,他再次把青春与梦想根植于脚下的红土地,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巩固专业技能知识。遇有设备检修,他主动钻进狭小闷热的灯泡体内研究细节;每逢重大节日值班保供,他常常主动申请顶班,让家中有困难的同事回家团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奉献情怀。2018年,崔炜调任南昌生产运营中心一级值长。南昌集控中心作为江西生产运营的“中枢大脑”,是全系统接入数据量最大的生产调控中心,需要对10218台发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区域维检”。“以前担任值长,最多只负责9台机组的运行监控,而集控中心值长的职责更为全面。需要协助部门管理好整个班组,监控18台水电机组、536台风力发电机组和9664台光伏逆变器的安全运行,做好生产协调和技术支持。”崔炜坦诚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匠心为先 不懈风雨兼程
追光者,心中有灯,奋斗不停。作为一班之长,崔炜深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责任担当。他聚焦“党建+团建+班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牵头组建“极光”班建品牌。通过创新“四小四大”支部工作法和“三个三”班组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法,班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极致精神,带领专业队伍共同成长、收获进步,班组政治生态也得到持续净化,让“极光”班组品牌屹立在公司系统生产一线潮头。参与撰写的《关于新形势下新能源班组集约化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研究》党建思研案例收录进“中国电力思政工作研究会优秀成果汇编一类奖”。
当暮色浸染赣江河畔,集控大厅的屏幕仍跳动着绿色能源的脉搏,崔炜的身影在党旗与功率负荷曲线的光影中渐次清晰。以几十年如一日务实的脚印和情怀,丈量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与安全生产融合的深度坐标,书写着一名“群众身边好党员”的最美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