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开栏语:
在赣鄱大地的每一寸热土上,新时代赣鄱先锋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忠诚践行者,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疆拓土。他们是榜样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是奋进的号角,激发磅礴力量。为进一步激励引导省国资委系统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现推出“2025年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专栏,集中展现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
本期展示“群众身边好党员”——曹辉 徐锦锋 卢丁美
曹辉:矿山深处的“先锋工匠”
在左拔钨矿的巷道深处,总有一个身影穿梭在机器轰鸣中。他就是下垄钨业有限公司左拔钨矿平巷掘进台班长曹辉,一位用十六年坚守诠释“钨业报国”信念的普通矿工,也是同事们眼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党员先锋。
班组里的“领头雁”
“班组是最小管理单元,是生产最前沿阵地。”曹辉总是把班组建设放在心里。巷道里,他握着风钻手把手示范,教新人辨别岩层纹路;学习室里,他领着组员认真学习操作规程,剖析作业过程的得与失;生活中,他乐于助人,时常帮困扶难。作为台班长,他带着班组将《井下文明生产管理考核制度》《风钻工岗位操作规程》《平巷作业标准》钻研吃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现场实操教学,确保自己和台班成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并遵守,帮助大家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他带领的班组多次获得先进班组、红旗班组、党员示范班组荣誉称号,是当之无愧的班组“领头雁”。
掘进中的“攻坚者”
左拔矿区通风项目是块硬骨头,作业环境差、温度高、粉尘大,掘进难度远超常规。曹辉第一个扛起风钻站出来:“党员不带头,谁带头?”他带领班组成员“出满勤、干满点”,在作业环境最恶劣的巷道里轮班作业,克服诸多困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掘进任务。2024年,他们完成计划任务的127%,台效达1.98米/台,节约成本超 2万元;2025年,他持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台班任务,为左拔矿区通风项目争取了优势,为公司改革创新、精益生产树立了旗帜标杆。
安全上的 “守门员”
“隐患就像巷道里的哑炮,必须连根拔。”曹辉同志始终抓好安全这件头等大事,把保障台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倡导安全生产理念,注重从细节入手,深入排查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安全隐患。每次作业前,他都要逐点进行安全确认,同时仔细检查设备,连螺丝松紧都不放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作业中,他常关注班组成员操作细节,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坚决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地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零事故。
从青涩学徒到班组骨干,从普通矿工到党员先锋,曹辉把青春刻进矿山的岩层里,心怀企业,传承劳模精神,凝聚了班组合力。这位矿山深处的“先锋工匠”,正用坚守与奉献,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书写“钨业报国”的奋斗篇章。
江西国泰集团
卢丁美:退伍不褪色 平凡岗位铸不凡
卢丁美,1973年5月出生于江西铜鼓,现为国泰集团江西永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岗班组长,是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党员和退伍老兵。入伍期间,他凭借出色表现荣立“三等功”两次,还多次获得“十佳老兵”等营团级嘉奖;进入企业后,他在2018年被铜鼓县表彰为“金牌员工”,2023年被国泰集团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脚踏实地,以干践行,做平凡岗位的“匠心者”
1997年,卢丁美入职永宁化工厂,在锅炉岗位上开启了长达28年的坚守。从军营到车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争一流、当先锋的追求。初入岗位时,他对锅炉运行了解有限,但军人的坚毅和党员的使命感,让他立志成为行业专家。车间灯光下,他捧着技术手册逐字研读,设备旁,他不断钻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设备参数与故障处理方法,也见证着从“门外汉”到“锅炉通”的蜕变。28年来,他参与锅炉运行保障超8万小时,秉持“锅炉稳则生产稳”的信念,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仔细检查锅炉温度、压力和燃烧状态,认真做好设备检查与保养。无论夏季高温还是冬季极寒,他都主动坚守,保障设备平稳运行,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爱岗敬业”的真谛。
勤于思考,敢于担当,做提质增效的“破题人”
自2003年担任锅炉班长以来,卢丁美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凭借对数据的钻研和洞察,卢丁美在仔细对比水质硬度后,敏锐地发现在结水垢严重情况下存在着锅炉管道爆管风险,他立即建言献策,主张建设预热水箱。这一举措不仅大大降低了锅炉运行的风险,平均每天还能节省0.5吨原料,成功实现了提质增效。2023年,他再次主动向公司提出锅炉运行方式由原外包改为自承包方式管理的建议,为公司生产经营节约了近50万元成本。在他的带领下,公司锅炉班小组荣获宜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团结同事,乐于奉献,做传递温暖的“热心肠”
在生活中,卢丁美也是大家公认的好心人。“卢班长,看到他总是笑眯眯的。”这是同事们对他最中肯的评价。同事有事找他顶班,他总是爽快答应,一次一名同事因腿脚受伤不便,他便主动安排自己顶夜班一个月。作为社区网格员,他更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家的事,2022年8月的一个傍晚,正在加班的他接到居民反映丰润桃源小区排水管道堵塞问题,现场外溢产生的气味极其难闻,粪便污水更是直接外流。他立刻前往现场,积极协调,向社区汇报并寻求专业帮助,并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做居民思想工作,妥善解决费用问题,完成管道维修与环境清理,让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戎装虽卸,军魂永驻;岗位平凡,初心闪耀。这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
中储粮江西分公司
徐锦锋:以初心践使命 以行动铸先锋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用纵身一跃的果敢彰显党员担当,用九年如一日的坚守守护“大国粮仓”,用刻苦钻研的执着成为岗位能手。他就是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中储粮集团“最美中储粮人”、中储粮九江直属库湖口分库水电机修员徐锦锋。
危难时刻显担当,“纵身一跃”见初心
2024年5月23日,湖口县均桥镇一位六旬老人不慎滑入池塘,正在附近村民家里帮忙维修电路的徐锦锋听到呼救后,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纵身跃入池塘,奋力游向老人。“一条人命关乎几个家庭,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把她救上来,这就是我的想法。”徐锦锋回忆道。在岸边村民的合力帮助下,老人被抬上了岸,却已失去心跳和呼吸,全身发紫、双脚僵硬。徐锦锋没有犹豫,立刻跪在地上实施心肺复苏。按压、吹气、观察体征,他精准重复着急救动作,七分钟后,老人呛出积水,并逐渐恢复意识。赶到的医护人员表示现场的救治非常准确和及时。事后有人问他怕不怕,徐锦锋朴实地说:“我是党员,危急时刻就该冲在前。”这纵身一跃,跳出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九年坚守护粮仓,汗水铸就敬业魂
2016年湖口分库新仓建成,急需机械专业人才。经过考核,徐锦锋进入湖口分库工作。九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库区每个角落,安全帽、工具包、劳保手套是他不变的行头。作为党员,他始终冲在前,脏活累活抢着干,无论风雨、节假日,只要单位有需要,他随叫随到。粮食出入库期间,他每天早上六点就到岗,逐一检查设备、调试电路、排查隐患;夜幕降临,他仍在清理现场、保养机械,伴着月色回家是常事。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乐于助人的“徐大哥”。2021年早稻收购季,他先后2次接到驰援任务赶往修水分库收购现场,20多天里,他顶着高温酷暑检修设备,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始终坚守在一线。同事们说:“有徐大哥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钻研精进传帮带,匠心练就多面手
“活到老,学到老”是徐锦锋的座右铭。他利用业余时间啃下专业书籍,积极参加中储粮各类技能培训,相继取得电工、焊工、叉车操作等多项证书,从技术“门外汉”成长为“多面手”。他管理的仓房,粮面平如水、墙面光如镜,“一符四无”达标,损耗率均在目标值以内。通过日常的学习与钻研,他撰写了《分库日常安全生产用电讲义》,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2024年初,他成为机修班组长,牵头负责3个库区的机修工作。他还是多名新毕业大学生的“师傅”,手把手教电路检修、现场演示设备维护,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努力将自己的储粮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2025-08-15
开栏语:
在赣鄱大地的每一寸热土上,新时代赣鄱先锋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忠诚践行者,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开疆拓土。他们是榜样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是奋进的号角,激发磅礴力量。为进一步激励引导省国资委系统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现推出“2025年新时代赣鄱先锋风采展”专栏,集中展现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汲取奋进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而不懈奋斗 。
本期展示“群众身边好党员”——曹辉 徐锦锋 卢丁美
曹辉:矿山深处的“先锋工匠”
在左拔钨矿的巷道深处,总有一个身影穿梭在机器轰鸣中。他就是下垄钨业有限公司左拔钨矿平巷掘进台班长曹辉,一位用十六年坚守诠释“钨业报国”信念的普通矿工,也是同事们眼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党员先锋。
班组里的“领头雁”
“班组是最小管理单元,是生产最前沿阵地。”曹辉总是把班组建设放在心里。巷道里,他握着风钻手把手示范,教新人辨别岩层纹路;学习室里,他领着组员认真学习操作规程,剖析作业过程的得与失;生活中,他乐于助人,时常帮困扶难。作为台班长,他带着班组将《井下文明生产管理考核制度》《风钻工岗位操作规程》《平巷作业标准》钻研吃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现场实操教学,确保自己和台班成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并遵守,帮助大家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他带领的班组多次获得先进班组、红旗班组、党员示范班组荣誉称号,是当之无愧的班组“领头雁”。
掘进中的“攻坚者”
左拔矿区通风项目是块硬骨头,作业环境差、温度高、粉尘大,掘进难度远超常规。曹辉第一个扛起风钻站出来:“党员不带头,谁带头?”他带领班组成员“出满勤、干满点”,在作业环境最恶劣的巷道里轮班作业,克服诸多困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掘进任务。2024年,他们完成计划任务的127%,台效达1.98米/台,节约成本超 2万元;2025年,他持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台班任务,为左拔矿区通风项目争取了优势,为公司改革创新、精益生产树立了旗帜标杆。
安全上的 “守门员”
“隐患就像巷道里的哑炮,必须连根拔。”曹辉同志始终抓好安全这件头等大事,把保障台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倡导安全生产理念,注重从细节入手,深入排查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安全隐患。每次作业前,他都要逐点进行安全确认,同时仔细检查设备,连螺丝松紧都不放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作业中,他常关注班组成员操作细节,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坚决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地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零事故。
从青涩学徒到班组骨干,从普通矿工到党员先锋,曹辉把青春刻进矿山的岩层里,心怀企业,传承劳模精神,凝聚了班组合力。这位矿山深处的“先锋工匠”,正用坚守与奉献,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书写“钨业报国”的奋斗篇章。
江西国泰集团
卢丁美:退伍不褪色 平凡岗位铸不凡
卢丁美,1973年5月出生于江西铜鼓,现为国泰集团江西永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岗班组长,是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党员和退伍老兵。入伍期间,他凭借出色表现荣立“三等功”两次,还多次获得“十佳老兵”等营团级嘉奖;进入企业后,他在2018年被铜鼓县表彰为“金牌员工”,2023年被国泰集团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脚踏实地,以干践行,做平凡岗位的“匠心者”
1997年,卢丁美入职永宁化工厂,在锅炉岗位上开启了长达28年的坚守。从军营到车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争一流、当先锋的追求。初入岗位时,他对锅炉运行了解有限,但军人的坚毅和党员的使命感,让他立志成为行业专家。车间灯光下,他捧着技术手册逐字研读,设备旁,他不断钻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设备参数与故障处理方法,也见证着从“门外汉”到“锅炉通”的蜕变。28年来,他参与锅炉运行保障超8万小时,秉持“锅炉稳则生产稳”的信念,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仔细检查锅炉温度、压力和燃烧状态,认真做好设备检查与保养。无论夏季高温还是冬季极寒,他都主动坚守,保障设备平稳运行,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爱岗敬业”的真谛。
勤于思考,敢于担当,做提质增效的“破题人”
自2003年担任锅炉班长以来,卢丁美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凭借对数据的钻研和洞察,卢丁美在仔细对比水质硬度后,敏锐地发现在结水垢严重情况下存在着锅炉管道爆管风险,他立即建言献策,主张建设预热水箱。这一举措不仅大大降低了锅炉运行的风险,平均每天还能节省0.5吨原料,成功实现了提质增效。2023年,他再次主动向公司提出锅炉运行方式由原外包改为自承包方式管理的建议,为公司生产经营节约了近50万元成本。在他的带领下,公司锅炉班小组荣获宜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团结同事,乐于奉献,做传递温暖的“热心肠”
在生活中,卢丁美也是大家公认的好心人。“卢班长,看到他总是笑眯眯的。”这是同事们对他最中肯的评价。同事有事找他顶班,他总是爽快答应,一次一名同事因腿脚受伤不便,他便主动安排自己顶夜班一个月。作为社区网格员,他更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家的事,2022年8月的一个傍晚,正在加班的他接到居民反映丰润桃源小区排水管道堵塞问题,现场外溢产生的气味极其难闻,粪便污水更是直接外流。他立刻前往现场,积极协调,向社区汇报并寻求专业帮助,并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做居民思想工作,妥善解决费用问题,完成管道维修与环境清理,让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戎装虽卸,军魂永驻;岗位平凡,初心闪耀。这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
中储粮江西分公司
徐锦锋:以初心践使命 以行动铸先锋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用纵身一跃的果敢彰显党员担当,用九年如一日的坚守守护“大国粮仓”,用刻苦钻研的执着成为岗位能手。他就是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中储粮集团“最美中储粮人”、中储粮九江直属库湖口分库水电机修员徐锦锋。
危难时刻显担当,“纵身一跃”见初心
2024年5月23日,湖口县均桥镇一位六旬老人不慎滑入池塘,正在附近村民家里帮忙维修电路的徐锦锋听到呼救后,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纵身跃入池塘,奋力游向老人。“一条人命关乎几个家庭,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把她救上来,这就是我的想法。”徐锦锋回忆道。在岸边村民的合力帮助下,老人被抬上了岸,却已失去心跳和呼吸,全身发紫、双脚僵硬。徐锦锋没有犹豫,立刻跪在地上实施心肺复苏。按压、吹气、观察体征,他精准重复着急救动作,七分钟后,老人呛出积水,并逐渐恢复意识。赶到的医护人员表示现场的救治非常准确和及时。事后有人问他怕不怕,徐锦锋朴实地说:“我是党员,危急时刻就该冲在前。”这纵身一跃,跳出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九年坚守护粮仓,汗水铸就敬业魂
2016年湖口分库新仓建成,急需机械专业人才。经过考核,徐锦锋进入湖口分库工作。九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库区每个角落,安全帽、工具包、劳保手套是他不变的行头。作为党员,他始终冲在前,脏活累活抢着干,无论风雨、节假日,只要单位有需要,他随叫随到。粮食出入库期间,他每天早上六点就到岗,逐一检查设备、调试电路、排查隐患;夜幕降临,他仍在清理现场、保养机械,伴着月色回家是常事。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乐于助人的“徐大哥”。2021年早稻收购季,他先后2次接到驰援任务赶往修水分库收购现场,20多天里,他顶着高温酷暑检修设备,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始终坚守在一线。同事们说:“有徐大哥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钻研精进传帮带,匠心练就多面手
“活到老,学到老”是徐锦锋的座右铭。他利用业余时间啃下专业书籍,积极参加中储粮各类技能培训,相继取得电工、焊工、叉车操作等多项证书,从技术“门外汉”成长为“多面手”。他管理的仓房,粮面平如水、墙面光如镜,“一符四无”达标,损耗率均在目标值以内。通过日常的学习与钻研,他撰写了《分库日常安全生产用电讲义》,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2024年初,他成为机修班组长,牵头负责3个库区的机修工作。他还是多名新毕业大学生的“师傅”,手把手教电路检修、现场演示设备维护,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努力将自己的储粮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