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公司组织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干部职工纷纷发表深情感言
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回顾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展现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集团公司各部门、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大会盛况。当激昂的国歌响起,现场员工自发起立,致敬这庄严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大家仔细聆听、用心领会、久久回味;阅兵仪式开始时,军人整齐的步伐、坚毅的眼神、响亮的誓言,令大家热血沸腾、无比振奋;看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官兵昂扬的精神风貌时,许多人难掩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深切感受到国家日益强盛带来的底气与荣耀。
大会结束后,干部职工心潮澎湃、深受鼓舞,纷纷发表感言。大家一致认为,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我们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爱国热情和精神洗礼转化为在岗位上创先创优、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融入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全方位提升技术实力,用心打造精品工程,积极服务城市建设、响应社会需要,努力践行好属于我们的时代使命,将个人的务实奋进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洪流中。
职工代表观后感节选
9 月 3 日,我与赣建审图中心全体员工共同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当历史的画面在屏幕上流转,当激昂的旋律在会场中回荡,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在心中激荡。这场大会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当代从业者初心使命的深刻叩问,让我对审图机构的责任担当有了更厚重的思考。
作为审图机构的负责人,我深知 “责任” 二字的分量。抗战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以 “苟利国家生死以” 的担当,扛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而我们的担当,就体现在对每一份图纸的 “严把关、零疏漏” 中。审图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数据的偏差、一个规范的遗漏,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始终将 “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作为核心准则,建立了 “两级审核”“专家复核”“终身追责” 等制度,要求每一位审图人员以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敬畏心对待工作,就像抗战时期哨兵坚守阵地那样,守住建筑安全的 “第一道关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审图机构的带头人,我将带领全体员工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审图专业能力,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工程推进;另一方面,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严谨的态度、担当的精神做好每一次审图工作,用专业守护建筑安全,用行动践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审图人的智慧与力量。
——审图中心主任 邓声祥
当大会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的那一刻,整个会议室瞬间被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所笼罩。随着礼炮的打响,声似战鼓擂动,响彻云霄,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与激动如汹涌的潮水涌上心头,瞬间将我淹没。45个整齐划一的方队,宛如钢铁铸就的长城,以排山倒海之势走来。士兵们身姿挺拔如松,每一个步伐都踏出坚定的节奏,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那响亮的口号声,似春雷滚滚,在广场上空回荡,直抵人心深处,激荡起无尽的热血。
此次阅兵,不单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当看到徒步方阵中佩戴智能战术外骨骼的士兵时,我忽然明白:我们既承载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也肩负着“用创新引领未来”的时代使命。
这次在新的办公楼里观看93大阅兵,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作为单位的一员,肩负着推动单位发展、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重任。新办公楼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我们要以93大阅兵中的中国军人为榜样,发扬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建筑一院设计三所所长 吴江
今天上午,建筑六院根据集团公司工作安排,组织全体职工在一楼会议室集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大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观看大会过程中,那庄严的仪式、激昂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无数先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今天,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深知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六院所有员工定会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凝聚力量,为集团的发展贡献六院的智慧和力量。
——建筑六院院长 何甲元
长安街上,三军列阵,战鹰掠空。那铿锵正步,踏出的是精准的极致韵律;那铁甲洪流,展现的是坚固的永恒誓言;那银翼掠空,划出的是创新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阅兵展现的精神,也是我们设计人应该追求的职业准则:用更严谨的逻辑对待每个数据,用更创新的思维解决每个难题,用更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个项目。让我们设计的每个建筑,都能像受阅队伍那样经得起考验,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增添坚实而美好的风景。
——建筑一空间设计分院院长 张世杰
当整齐的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当机械化方队伴着轰鸣隆隆驶过,当空中梯队呼啸着穿云而过,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此次阅兵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是我国国防力量强大的象征,也彰显了科技强军的巨大成就。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规划行业,同样需要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城市发展精准布局,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规划智慧,以科技之力推动规划事业进步。
这次阅兵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军队以严整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展现出保卫国家、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作为规划人,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在工作中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担当责任,以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完成每一项规划任务。我们要像军队守护国家主权一样,守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人民创造更宜居的环境,为国家发展贡献规划人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国家和人民忠诚。
——规划分院 杨建兵、罗纯佳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满怀期待地观看了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的目光不仅被受阅部队的雄壮气势所吸引,更被广场上精心设计的景观建筑所深深震撼。
我深刻体会到这次阅兵广场设计所展现的空间叙事能力和建筑情感表达。整个广场布局不仅仅是为了实用功能,更是为了讲述历史故事、传递价值理念。
通过建筑语言,设计团队成功地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空间。从年号台到观礼台,从色彩选择到符号运用,每一个设计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在上百个设计方案中反复研讨挑选、细化落实。
这种通过建筑设计讲述历史、传递价值的手法,为我们这些专业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它展示了建筑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能够唤起集体记忆,凝聚民族情感。
阅兵式结束后,我久久凝视着电视屏幕中天安门广场的画面。那金红绿三色组成的观礼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年号台上的和平鸽,仿佛即将振翅高飞。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看到了设计的力量,它让历史成为可触摸的现在,让理念成为可感知的空间。这次阅兵广场设计将成为中国大型活动场地设计的典范,展示了如何用建筑语言讲述民族故事,传递时代精神。
——创作中心建筑设计师 唐颖
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轰鸣。三军将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尖端武器依次亮相,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国防画卷。这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举行的阅兵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与国家自信。然而,当掌声渐息,烟花散尽,我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民族自豪感,更有一份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沉思考。
阅兵式上,最触动我的不是尖端武器,而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方阵。他们颤抖的手依然保持着军礼的姿态,浑浊的双眼却闪烁着不变的光芒。这些曾经亲历战争的人们,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从烽火连天到和平繁荣的历程。当他们乘坐敞篷车经过天安门时,我忽然意识到,真正的英雄不是无敌的战士,而是那些深知战争残酷却依然选择为和平而战的人。历史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这些老人脸上每道皱纹里藏着的记忆。
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展示令人震撼,但更令我深思的是这些力量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武器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掌握它的手与指引它的心。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些军事力量不是为了扩张与侵略,而是为了保卫七十多年来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阅兵展示的不是战争的威胁,而是制止战争的能力——正如孙子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当和平鸽腾空而起,当数万只气球飞向蓝天,这场盛典达到了情感的高潮。在这象征和平的场景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古老民族对和平的珍视与坚守。中国曾是战争的巨大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比任何人都懂得和平的珍贵。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和平的渴望,不是弱者的乞求,而是强者的自信与智慧。
我始终思考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强盛不是抽象的概念,它由每一个公民的奋斗与坚守构成。那些受阅官兵日夜苦练的身影,那些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精神,那些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的奉献——所有这些微小的力量汇聚成了国家的强大。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不能直接参与国防建设,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保持清醒的历史意识,培养理性的爱国情怀,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
观看阅兵的启示历久弥新,在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既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又要始终保持对和平的追求与热爱。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仅要有保卫和平的能力,更要有珍视和平的智慧与维护和平的担当。
我相信,在每个观看过那场阅兵的人心中,都已种下了一颗种子——关于民族复兴的梦想,关于世界和平的期盼,关于个人责任的认识。这些种子将在时间滋润下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守护和平的参天大树。
——创作中心建筑设计师 郭肖劼
2025年9月3日,造价中心的同事们齐聚办公室,共同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的庄严时刻。在熟悉的工作场景中回望历史、致敬荣光,我格外清晰地感受到:阅兵场上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钢铁信念,与我们造价工作中 “精确筹划、严格执行、协同保障” 的专业追求,正跨越场景同频共振。这份共鸣,让我更加坚定以造价管控为 “盾牌”,筑牢项目成本防 线;以成本优化为 “利刃”,破解建设效益难题,为高质量发展稳稳扛起造价人的责任。
观礼结束回到工位,电脑屏幕上待审核的造价文件静静陈列,指尖触及键盘的瞬间,阅兵方阵迈着铿锵步伐精准推进的画面竟在脑海中重叠。那些厘米级对齐的队列、毫秒不差的流程,不正是我们造价工作的 “精神范本”?接下来,我将以此次阅兵为行动坐标,从三个维度校准工作方向:一是把 “精确” 刻进职业基因,今后每一次定额套用都对照规范反复核验,每一项费用计算都留存完整数据溯源链条,让每一组数字都经得起推敲、扛得住检验;二是把 “协同” 融入工作日常,主动与设计、施工、招采团队建立周度沟通机制,在项目前期就介入成本研判,提前化解图纸优化、工艺调整可能带来的造价风险;三是让 “创新” 成为破局动力,锚定年底前熟练掌握 BIM 算量软件高级功能的目标,用三维建模、动态算量等技术,让造价核算更高效、成本分析更精准。
这场胜利日阅兵,早已超越一场仪式,成为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有力的行动动员。作为造价中心的一员,我们或许没有机会站上阅兵场,但可以在每一份造价清单里书写担当:以 “听党指挥” 的忠诚坚守职业初心,始终把国家建设资金的高效使用放在首位;以 “能打胜仗” 的能力攻坚造价难题,在复杂项目中找准成本最优解;以 “作风优良” 的标准严守职业底线,让每一笔核算都经得起时间与审计的考验。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精准的造价文件为笔,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墨,在祖国建设发展的画卷上添砖加瓦,让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的信念,在平凡的造价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时代光芒。
——造价咨询中心造价师 徐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深受鼓舞。“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宣言.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在我的专业领域,这意味着要设计更多绿色低碳、人文关怀、科技智能的建筑作品,要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要在每一个项目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建筑真正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观看阅兵仪式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方向。我将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设计创作。让每一份设计图纸都承载着对历史的敬畏、对现实的担当、对未来的憧憬。
——建筑二院设计二所 万成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使命和责任。我要以抗战老兵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南献自己的力量,我要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向党组況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建筑三院设计一所 邹志涛
这次阅兵是一场历史的对话,也是一场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让我们看到"中国力量"的崛起,更让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当阅兵的脚步声响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更是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担当,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三院设计二所电气设计师 习晨兵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观看这次阅兵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信念。我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四院设计一所建筑设计师 张宇倩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观看本次阅兵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永远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和平需要实力捍卫。我们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贡献力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复兴需要共同奋斗。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建设祖国,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智慧胜于武力。我们要学习"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在工作中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
——建筑五院创作中心主任 沈浩
九月的南昌,天空澄澈如洗。透过屏幕,当教10教练机编队呼啸飞越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我不由想起在赣南老家听祖辈讲述的那些峥嵘往事。作为90后,我们虽未亲历战火硝烟,但血脉中始终流淌着红土地孕育的红色基因。此刻,坐在办公室观看阅兵盛况,仿佛听见了历史与当下深沉而有力的共鸣。
教10的雄姿令我心潮澎湃。这款由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新型教练机,正是我在江西飞行大会上屡次见到的“空中骄子”。从先辈以血肉之躯捍卫领空,到如今自主研制的战鹰翱翔苍穹,这条强国之路,铺满了无数人的奋斗与牺牲。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自当以先烈为楷模,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这份传承,也在我的工作中延续。身为绿色建筑领域的一员,我深知可持续发展与国防建设同样关乎民族未来。每当我为工程项目制定节能方案、推动降碳举措时,仿佛正参与构筑另一种形式的“强国使命”——正如教10守护的是蓝天安全,我们打造的“绿色长城”,守护的则是子孙后代的生存家园。从昔日的血肉长城到今天的生态屏障,战场虽变,那份贯穿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却从未改变。
阅兵式上的铁翼雄鹰,办公桌上的建筑图纸,看似遥远,实则同属强国梦想的不同维度。教10教练机的精密设计与绿色建筑的低碳创新,皆需同样的匠心与坚守。这份精神,连缀起红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与赣江之畔的现代图景,让我们既不忘来路,更能以专业与热忱写下新时代的答卷。
当最后一架战机从屏幕中远去,我心中的方向却愈发清晰。先辈以生命换来的和平盛世,需由我们用智慧与汗水去延续、去发展。从血与火的往昔到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从宏大的国家叙事到细微的岗位实践——我们每一个人,正以自身的方式参与这个伟大时代,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壮阔篇章。
——绿建研究中心 李杨淞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看阅兵的时候,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那么多艰难岁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真的很不容易。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党的一分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的工作很普通,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我会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绿建研究中心 陈文鹏
当整齐划一的方阵威武地踏过天安门广场,钢铁洪流与战机梯队划破长空,我的内心涌动着震撼与无比的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年,阅兵式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是责任的觉醒。国家的复兴需要每一代人接力奋斗。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文化传承,我们都应将自己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这份骄傲不应止于感动,而应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唯有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方能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唤英雄奋起,旌旗所向,悲歌撼地,势贯苍穹。不禁感慨,万里河山,国泰民安。和平必胜!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赣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会计 张驰
当受阅部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国防力量的雄厚。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更是中国军事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行政岗位工作人员,我深知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重任。在阅兵式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与担当,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保驾护航。而我们在建筑行业的岗位上,也应秉持着这种精神,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做好行政岗位的各项工作。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联合未来方案工作室 焦敏敏
九三阅兵,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阅兵队伍中,老战士起身向现役军人敬礼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曾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干部职工,虽不执枪上阵,但同样肩负着守望与筑造的使命。我们要铭记中国人民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伟力,转化为服务一线、推动生产、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生产部门如同作战的解放军战士,作为职能部门职工,我们虽不直接参与建筑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但我们的工作是保障一线生产高效运行的基石。党政办公室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重要枢纽,更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服务大局、服务一线。我们要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精神为指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高效、规范、严谨,为设计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政办公室 陈振宇
2025-09-05
公司组织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干部职工纷纷发表深情感言
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回顾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展现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集团公司各部门、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大会盛况。当激昂的国歌响起,现场员工自发起立,致敬这庄严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大家仔细聆听、用心领会、久久回味;阅兵仪式开始时,军人整齐的步伐、坚毅的眼神、响亮的誓言,令大家热血沸腾、无比振奋;看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官兵昂扬的精神风貌时,许多人难掩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深切感受到国家日益强盛带来的底气与荣耀。
大会结束后,干部职工心潮澎湃、深受鼓舞,纷纷发表感言。大家一致认为,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我们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爱国热情和精神洗礼转化为在岗位上创先创优、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融入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全方位提升技术实力,用心打造精品工程,积极服务城市建设、响应社会需要,努力践行好属于我们的时代使命,将个人的务实奋进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洪流中。
职工代表观后感节选
9 月 3 日,我与赣建审图中心全体员工共同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当历史的画面在屏幕上流转,当激昂的旋律在会场中回荡,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在心中激荡。这场大会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当代从业者初心使命的深刻叩问,让我对审图机构的责任担当有了更厚重的思考。
作为审图机构的负责人,我深知 “责任” 二字的分量。抗战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以 “苟利国家生死以” 的担当,扛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而我们的担当,就体现在对每一份图纸的 “严把关、零疏漏” 中。审图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数据的偏差、一个规范的遗漏,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始终将 “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作为核心准则,建立了 “两级审核”“专家复核”“终身追责” 等制度,要求每一位审图人员以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敬畏心对待工作,就像抗战时期哨兵坚守阵地那样,守住建筑安全的 “第一道关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审图机构的带头人,我将带领全体员工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审图专业能力,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工程推进;另一方面,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严谨的态度、担当的精神做好每一次审图工作,用专业守护建筑安全,用行动践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审图人的智慧与力量。
——审图中心主任 邓声祥
当大会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的那一刻,整个会议室瞬间被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所笼罩。随着礼炮的打响,声似战鼓擂动,响彻云霄,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与激动如汹涌的潮水涌上心头,瞬间将我淹没。45个整齐划一的方队,宛如钢铁铸就的长城,以排山倒海之势走来。士兵们身姿挺拔如松,每一个步伐都踏出坚定的节奏,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那响亮的口号声,似春雷滚滚,在广场上空回荡,直抵人心深处,激荡起无尽的热血。
此次阅兵,不单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当看到徒步方阵中佩戴智能战术外骨骼的士兵时,我忽然明白:我们既承载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也肩负着“用创新引领未来”的时代使命。
这次在新的办公楼里观看93大阅兵,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作为单位的一员,肩负着推动单位发展、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重任。新办公楼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我们要以93大阅兵中的中国军人为榜样,发扬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建筑一院设计三所所长 吴江
今天上午,建筑六院根据集团公司工作安排,组织全体职工在一楼会议室集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大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观看大会过程中,那庄严的仪式、激昂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无数先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今天,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深知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六院所有员工定会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凝聚力量,为集团的发展贡献六院的智慧和力量。
——建筑六院院长 何甲元
长安街上,三军列阵,战鹰掠空。那铿锵正步,踏出的是精准的极致韵律;那铁甲洪流,展现的是坚固的永恒誓言;那银翼掠空,划出的是创新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阅兵展现的精神,也是我们设计人应该追求的职业准则:用更严谨的逻辑对待每个数据,用更创新的思维解决每个难题,用更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个项目。让我们设计的每个建筑,都能像受阅队伍那样经得起考验,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增添坚实而美好的风景。
——建筑一空间设计分院院长 张世杰
当整齐的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当机械化方队伴着轰鸣隆隆驶过,当空中梯队呼啸着穿云而过,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此次阅兵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是我国国防力量强大的象征,也彰显了科技强军的巨大成就。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规划行业,同样需要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城市发展精准布局,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规划智慧,以科技之力推动规划事业进步。
这次阅兵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军队以严整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展现出保卫国家、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作为规划人,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在工作中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担当责任,以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完成每一项规划任务。我们要像军队守护国家主权一样,守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人民创造更宜居的环境,为国家发展贡献规划人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国家和人民忠诚。
——规划分院 杨建兵、罗纯佳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满怀期待地观看了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的目光不仅被受阅部队的雄壮气势所吸引,更被广场上精心设计的景观建筑所深深震撼。
我深刻体会到这次阅兵广场设计所展现的空间叙事能力和建筑情感表达。整个广场布局不仅仅是为了实用功能,更是为了讲述历史故事、传递价值理念。
通过建筑语言,设计团队成功地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空间。从年号台到观礼台,从色彩选择到符号运用,每一个设计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在上百个设计方案中反复研讨挑选、细化落实。
这种通过建筑设计讲述历史、传递价值的手法,为我们这些专业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它展示了建筑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能够唤起集体记忆,凝聚民族情感。
阅兵式结束后,我久久凝视着电视屏幕中天安门广场的画面。那金红绿三色组成的观礼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年号台上的和平鸽,仿佛即将振翅高飞。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看到了设计的力量,它让历史成为可触摸的现在,让理念成为可感知的空间。这次阅兵广场设计将成为中国大型活动场地设计的典范,展示了如何用建筑语言讲述民族故事,传递时代精神。
——创作中心建筑设计师 唐颖
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轰鸣。三军将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尖端武器依次亮相,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国防画卷。这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举行的阅兵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与国家自信。然而,当掌声渐息,烟花散尽,我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民族自豪感,更有一份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沉思考。
阅兵式上,最触动我的不是尖端武器,而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方阵。他们颤抖的手依然保持着军礼的姿态,浑浊的双眼却闪烁着不变的光芒。这些曾经亲历战争的人们,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从烽火连天到和平繁荣的历程。当他们乘坐敞篷车经过天安门时,我忽然意识到,真正的英雄不是无敌的战士,而是那些深知战争残酷却依然选择为和平而战的人。历史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这些老人脸上每道皱纹里藏着的记忆。
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展示令人震撼,但更令我深思的是这些力量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武器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掌握它的手与指引它的心。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些军事力量不是为了扩张与侵略,而是为了保卫七十多年来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阅兵展示的不是战争的威胁,而是制止战争的能力——正如孙子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当和平鸽腾空而起,当数万只气球飞向蓝天,这场盛典达到了情感的高潮。在这象征和平的场景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古老民族对和平的珍视与坚守。中国曾是战争的巨大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比任何人都懂得和平的珍贵。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和平的渴望,不是弱者的乞求,而是强者的自信与智慧。
我始终思考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强盛不是抽象的概念,它由每一个公民的奋斗与坚守构成。那些受阅官兵日夜苦练的身影,那些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精神,那些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的奉献——所有这些微小的力量汇聚成了国家的强大。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不能直接参与国防建设,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保持清醒的历史意识,培养理性的爱国情怀,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
观看阅兵的启示历久弥新,在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既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又要始终保持对和平的追求与热爱。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仅要有保卫和平的能力,更要有珍视和平的智慧与维护和平的担当。
我相信,在每个观看过那场阅兵的人心中,都已种下了一颗种子——关于民族复兴的梦想,关于世界和平的期盼,关于个人责任的认识。这些种子将在时间滋润下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守护和平的参天大树。
——创作中心建筑设计师 郭肖劼
2025年9月3日,造价中心的同事们齐聚办公室,共同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的庄严时刻。在熟悉的工作场景中回望历史、致敬荣光,我格外清晰地感受到:阅兵场上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钢铁信念,与我们造价工作中 “精确筹划、严格执行、协同保障” 的专业追求,正跨越场景同频共振。这份共鸣,让我更加坚定以造价管控为 “盾牌”,筑牢项目成本防 线;以成本优化为 “利刃”,破解建设效益难题,为高质量发展稳稳扛起造价人的责任。
观礼结束回到工位,电脑屏幕上待审核的造价文件静静陈列,指尖触及键盘的瞬间,阅兵方阵迈着铿锵步伐精准推进的画面竟在脑海中重叠。那些厘米级对齐的队列、毫秒不差的流程,不正是我们造价工作的 “精神范本”?接下来,我将以此次阅兵为行动坐标,从三个维度校准工作方向:一是把 “精确” 刻进职业基因,今后每一次定额套用都对照规范反复核验,每一项费用计算都留存完整数据溯源链条,让每一组数字都经得起推敲、扛得住检验;二是把 “协同” 融入工作日常,主动与设计、施工、招采团队建立周度沟通机制,在项目前期就介入成本研判,提前化解图纸优化、工艺调整可能带来的造价风险;三是让 “创新” 成为破局动力,锚定年底前熟练掌握 BIM 算量软件高级功能的目标,用三维建模、动态算量等技术,让造价核算更高效、成本分析更精准。
这场胜利日阅兵,早已超越一场仪式,成为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有力的行动动员。作为造价中心的一员,我们或许没有机会站上阅兵场,但可以在每一份造价清单里书写担当:以 “听党指挥” 的忠诚坚守职业初心,始终把国家建设资金的高效使用放在首位;以 “能打胜仗” 的能力攻坚造价难题,在复杂项目中找准成本最优解;以 “作风优良” 的标准严守职业底线,让每一笔核算都经得起时间与审计的考验。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精准的造价文件为笔,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墨,在祖国建设发展的画卷上添砖加瓦,让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的信念,在平凡的造价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时代光芒。
——造价咨询中心造价师 徐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深受鼓舞。“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宣言.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在我的专业领域,这意味着要设计更多绿色低碳、人文关怀、科技智能的建筑作品,要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要在每一个项目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建筑真正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观看阅兵仪式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方向。我将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设计创作。让每一份设计图纸都承载着对历史的敬畏、对现实的担当、对未来的憧憬。
——建筑二院设计二所 万成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使命和责任。我要以抗战老兵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南献自己的力量,我要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向党组況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建筑三院设计一所 邹志涛
这次阅兵是一场历史的对话,也是一场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让我们看到"中国力量"的崛起,更让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当阅兵的脚步声响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更是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担当,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三院设计二所电气设计师 习晨兵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观看这次阅兵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信念。我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四院设计一所建筑设计师 张宇倩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观看本次阅兵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永远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和平需要实力捍卫。我们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贡献力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复兴需要共同奋斗。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建设祖国,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智慧胜于武力。我们要学习"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在工作中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
——建筑五院创作中心主任 沈浩
九月的南昌,天空澄澈如洗。透过屏幕,当教10教练机编队呼啸飞越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我不由想起在赣南老家听祖辈讲述的那些峥嵘往事。作为90后,我们虽未亲历战火硝烟,但血脉中始终流淌着红土地孕育的红色基因。此刻,坐在办公室观看阅兵盛况,仿佛听见了历史与当下深沉而有力的共鸣。
教10的雄姿令我心潮澎湃。这款由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新型教练机,正是我在江西飞行大会上屡次见到的“空中骄子”。从先辈以血肉之躯捍卫领空,到如今自主研制的战鹰翱翔苍穹,这条强国之路,铺满了无数人的奋斗与牺牲。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自当以先烈为楷模,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这份传承,也在我的工作中延续。身为绿色建筑领域的一员,我深知可持续发展与国防建设同样关乎民族未来。每当我为工程项目制定节能方案、推动降碳举措时,仿佛正参与构筑另一种形式的“强国使命”——正如教10守护的是蓝天安全,我们打造的“绿色长城”,守护的则是子孙后代的生存家园。从昔日的血肉长城到今天的生态屏障,战场虽变,那份贯穿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却从未改变。
阅兵式上的铁翼雄鹰,办公桌上的建筑图纸,看似遥远,实则同属强国梦想的不同维度。教10教练机的精密设计与绿色建筑的低碳创新,皆需同样的匠心与坚守。这份精神,连缀起红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与赣江之畔的现代图景,让我们既不忘来路,更能以专业与热忱写下新时代的答卷。
当最后一架战机从屏幕中远去,我心中的方向却愈发清晰。先辈以生命换来的和平盛世,需由我们用智慧与汗水去延续、去发展。从血与火的往昔到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从宏大的国家叙事到细微的岗位实践——我们每一个人,正以自身的方式参与这个伟大时代,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壮阔篇章。
——绿建研究中心 李杨淞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看阅兵的时候,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那么多艰难岁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真的很不容易。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党的一分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的工作很普通,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我会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绿建研究中心 陈文鹏
当整齐划一的方阵威武地踏过天安门广场,钢铁洪流与战机梯队划破长空,我的内心涌动着震撼与无比的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年,阅兵式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是责任的觉醒。国家的复兴需要每一代人接力奋斗。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文化传承,我们都应将自己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这份骄傲不应止于感动,而应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唯有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方能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唤英雄奋起,旌旗所向,悲歌撼地,势贯苍穹。不禁感慨,万里河山,国泰民安。和平必胜!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赣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会计 张驰
当受阅部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国防力量的雄厚。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更是中国军事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维护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行政岗位工作人员,我深知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重任。在阅兵式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与担当,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保驾护航。而我们在建筑行业的岗位上,也应秉持着这种精神,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做好行政岗位的各项工作。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联合未来方案工作室 焦敏敏
九三阅兵,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阅兵队伍中,老战士起身向现役军人敬礼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曾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干部职工,虽不执枪上阵,但同样肩负着守望与筑造的使命。我们要铭记中国人民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伟力,转化为服务一线、推动生产、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生产部门如同作战的解放军战士,作为职能部门职工,我们虽不直接参与建筑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但我们的工作是保障一线生产高效运行的基石。党政办公室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重要枢纽,更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服务大局、服务一线。我们要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精神为指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高效、规范、严谨,为设计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政办公室 陈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