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近日,江西省委组织部公布了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学习宣传人选名单,我司张世杰同志入选“一心为民好支书”。让我们一同了解他的先进事迹,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以匠心筑初心 用实干践使命
——张世杰同志先进事迹
张世杰,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辽宁本溪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现为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院)创作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建筑空间设计分院院长。
张世杰同志扎根建筑设计领域13年,是一位始终把“为民设计”刻进心底的“好支书”。他不忘初心使命,对党忠诚、政治过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筑牢支部战斗堡垒,以科技赋能行业发展,用匠心培育人才梯队,于援疆一线践行初心,让老旧建筑焕新成为崭新城市地标,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善作为,筑牢支部战斗堡垒
2025年2月,在总院原装饰所面临建筑行业下行和内部发展受挫的内外交困之时,张世杰同志勇挑重担,担任该所(后更名为建筑空间设计分院)所长。当时该部门五年内主营收入下滑约60%,部门人心涣散、缺乏战斗力。张世杰同志将整顿优化队伍作为提振士气的先手棋,两周时间与11名员工一对一谈话,记录下 57 条意见,找准问题所在和整改切入点,确定重组后部门的管理方式。他推行“项目阳光制”,将各类项目按公开透明的方式分配工作量,保证所有员工的利益;同时建立“设计质量红黑榜”,每月公示各项目回款率、客户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参数。通过一系列全新举措,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部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生产经营部门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务为市场经营,争取项目、做好项目是部门健康发展的根本。初到部门,面对经营困局,张世杰同志短时间内带队拜访江西、江苏、山东等省市10家业主单位,并迅速取得经营上的突破。为做好项目,在山东嘉祥瑜伽谷建设项目中,他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由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带头,他本人担任项目总负责,多次带领团队前往山东,每次扎根在山东现场不少于7天,为业主量身定制设计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截止到2025年7月,建筑空间设计分院2025年主营收入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两倍,新签订合同额达到2024年总额的近20倍。
科技赋能:以AI赋能行业,让党旗在创新高地飘扬
2023年初,面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张世杰同志敏锐捕捉到AI技术在辅助设计、能耗模拟、图纸审核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当时,总院普遍面临AI技术应用“碎片化”问题,年轻设计师苦于没有系统学习路径,老工程师对新技术接受度低。2024年,作为党支部书记,他牵头组建由8名党员骨干组成的“AI 技术攻坚小组”,编制一本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的《AI辅助设计技术应用手册》。
攻坚小组历时8个月,研究了30余个已完成AI设计项目后,手册初步编写完成,涵盖DeepSeek与AI工具的结合、快速表现渲染、快速精修、多维精准控制、案例分析等5大板块,收录典型案例20余个。通过运用掌握的AI技术,项目方案设计周期平均缩短30%。如在江西工业贸易学院体育馆项目中,借助 AI技术快速生成50余套立面方案,大大节约了沟通交流的修改时间及效果图更新费用,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匠心传承:师徒带教育新人,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2024 年,张世杰同志作为支部书记积极参加总院组织的“书记领航——攻薄助弱之强化师徒带教”党建活动,为总院培养合格的建筑师。
“匠人之心,精益求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在带教过程中,他一方面将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设计理念,将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的精神言传身教给徒弟们;另一方面,时刻要求徒弟练习建筑师一些最基本的技艺,包括每周2张手绘,1份读书笔记,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此外,积极响应总院开拓国际工程设计市场的总体工作布置,要求徒弟积极重拾英语学习,为保障总院海外设计业务做技术储备。在一年期考核中,他指导的徒弟获得了总院师徒带教考核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
援疆情深:千里奔赴匠心筑,绘就边疆美好蓝图
2017年,张世杰同志接到江西省住建厅任务,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及阿克陶县开展克州援疆干部人才服务中心危房改扩建、阿克陶党校学员公寓(二期扩建)两项援疆工程项目设计。接到任务后,张世杰同志即刻向分管院领导汇报,并随即飞赴新疆与业主对接,实地调研其他省市援疆项目,并积极配合业主调取新疆当地的水文地址等基础资料,查找援疆楼相关的设计资料。积极与业主讨论,组织党员设计师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并联合总院设计三所参与项目的各专业设计人员召开援疆工程初步设计启动动员大会,拟订出扩初设计大纲及设计进度。期间,他与其他设计人员多次飞赴新疆工地现场调研,和业主充分对话沟通,并及时和分管院领导汇报设计思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于当年顺利完成江西省住建厅交办的设计任务,获得业主一致好评。
本土创新:网红建筑塑品牌,激活城市更新动能
在南昌人记忆中,由总院设计的江西省展览中心是“南昌老地标”,始建于1968年,虽承载着历史记忆,但设施陈旧、商业化严重,亟需改造。
在该项目改造设计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张世杰同志组织党员建筑师成立项目小组加班加点工作,提出红色文化与现代美学融合,既保留了南昌红色文化底蕴,又通过夜景灯光等现代设计语言,打造出“历史与现代对话”的视觉符号。改造后江西省展览中心以全新的形象定格为南昌市民心中的市中心地标建筑,并成为外来游客们来昌旅游拍照必到的打卡点。
结语:初心如磐,步履不停
作为党支部书记,张世杰同志始终将“设计是有温度的,每一张图纸都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刻进党支部工作的文化基因里,带领团队在保障房设计中增加适老化内容,在学校设计中预留更多活动空间,在城市更新中守护文化根脉。
截至到目前,张世杰同志完成的101个重点项目中,52个是民生工程,完成设计建筑面积约达1530万平方米。在他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援疆同志的笑脸、展览中心老市民的点赞,这些都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党建成果”。正如他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常说的:“我们画的每一条轴线、算的每一个数据,都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对得起百姓的期待。”
从红土地到边疆雪域,从老建筑到新地标,张世杰同志书写了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初心图谱”。他让我们看到,当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当党员先锋作用转化为设计动能,每一栋建筑都能成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
2025-08-06
近日,江西省委组织部公布了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学习宣传人选名单,我司张世杰同志入选“一心为民好支书”。让我们一同了解他的先进事迹,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以匠心筑初心 用实干践使命
——张世杰同志先进事迹
张世杰,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辽宁本溪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现为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院)创作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建筑空间设计分院院长。
张世杰同志扎根建筑设计领域13年,是一位始终把“为民设计”刻进心底的“好支书”。他不忘初心使命,对党忠诚、政治过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筑牢支部战斗堡垒,以科技赋能行业发展,用匠心培育人才梯队,于援疆一线践行初心,让老旧建筑焕新成为崭新城市地标,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善作为,筑牢支部战斗堡垒
2025年2月,在总院原装饰所面临建筑行业下行和内部发展受挫的内外交困之时,张世杰同志勇挑重担,担任该所(后更名为建筑空间设计分院)所长。当时该部门五年内主营收入下滑约60%,部门人心涣散、缺乏战斗力。张世杰同志将整顿优化队伍作为提振士气的先手棋,两周时间与11名员工一对一谈话,记录下 57 条意见,找准问题所在和整改切入点,确定重组后部门的管理方式。他推行“项目阳光制”,将各类项目按公开透明的方式分配工作量,保证所有员工的利益;同时建立“设计质量红黑榜”,每月公示各项目回款率、客户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参数。通过一系列全新举措,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部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生产经营部门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务为市场经营,争取项目、做好项目是部门健康发展的根本。初到部门,面对经营困局,张世杰同志短时间内带队拜访江西、江苏、山东等省市10家业主单位,并迅速取得经营上的突破。为做好项目,在山东嘉祥瑜伽谷建设项目中,他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由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带头,他本人担任项目总负责,多次带领团队前往山东,每次扎根在山东现场不少于7天,为业主量身定制设计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截止到2025年7月,建筑空间设计分院2025年主营收入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两倍,新签订合同额达到2024年总额的近20倍。
科技赋能:以AI赋能行业,让党旗在创新高地飘扬
2023年初,面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张世杰同志敏锐捕捉到AI技术在辅助设计、能耗模拟、图纸审核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当时,总院普遍面临AI技术应用“碎片化”问题,年轻设计师苦于没有系统学习路径,老工程师对新技术接受度低。2024年,作为党支部书记,他牵头组建由8名党员骨干组成的“AI 技术攻坚小组”,编制一本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的《AI辅助设计技术应用手册》。
攻坚小组历时8个月,研究了30余个已完成AI设计项目后,手册初步编写完成,涵盖DeepSeek与AI工具的结合、快速表现渲染、快速精修、多维精准控制、案例分析等5大板块,收录典型案例20余个。通过运用掌握的AI技术,项目方案设计周期平均缩短30%。如在江西工业贸易学院体育馆项目中,借助 AI技术快速生成50余套立面方案,大大节约了沟通交流的修改时间及效果图更新费用,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匠心传承:师徒带教育新人,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2024 年,张世杰同志作为支部书记积极参加总院组织的“书记领航——攻薄助弱之强化师徒带教”党建活动,为总院培养合格的建筑师。
“匠人之心,精益求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在带教过程中,他一方面将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设计理念,将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的精神言传身教给徒弟们;另一方面,时刻要求徒弟练习建筑师一些最基本的技艺,包括每周2张手绘,1份读书笔记,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此外,积极响应总院开拓国际工程设计市场的总体工作布置,要求徒弟积极重拾英语学习,为保障总院海外设计业务做技术储备。在一年期考核中,他指导的徒弟获得了总院师徒带教考核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
援疆情深:千里奔赴匠心筑,绘就边疆美好蓝图
2017年,张世杰同志接到江西省住建厅任务,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及阿克陶县开展克州援疆干部人才服务中心危房改扩建、阿克陶党校学员公寓(二期扩建)两项援疆工程项目设计。接到任务后,张世杰同志即刻向分管院领导汇报,并随即飞赴新疆与业主对接,实地调研其他省市援疆项目,并积极配合业主调取新疆当地的水文地址等基础资料,查找援疆楼相关的设计资料。积极与业主讨论,组织党员设计师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并联合总院设计三所参与项目的各专业设计人员召开援疆工程初步设计启动动员大会,拟订出扩初设计大纲及设计进度。期间,他与其他设计人员多次飞赴新疆工地现场调研,和业主充分对话沟通,并及时和分管院领导汇报设计思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于当年顺利完成江西省住建厅交办的设计任务,获得业主一致好评。
本土创新:网红建筑塑品牌,激活城市更新动能
在南昌人记忆中,由总院设计的江西省展览中心是“南昌老地标”,始建于1968年,虽承载着历史记忆,但设施陈旧、商业化严重,亟需改造。
在该项目改造设计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张世杰同志组织党员建筑师成立项目小组加班加点工作,提出红色文化与现代美学融合,既保留了南昌红色文化底蕴,又通过夜景灯光等现代设计语言,打造出“历史与现代对话”的视觉符号。改造后江西省展览中心以全新的形象定格为南昌市民心中的市中心地标建筑,并成为外来游客们来昌旅游拍照必到的打卡点。
结语:初心如磐,步履不停
作为党支部书记,张世杰同志始终将“设计是有温度的,每一张图纸都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刻进党支部工作的文化基因里,带领团队在保障房设计中增加适老化内容,在学校设计中预留更多活动空间,在城市更新中守护文化根脉。
截至到目前,张世杰同志完成的101个重点项目中,52个是民生工程,完成设计建筑面积约达1530万平方米。在他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援疆同志的笑脸、展览中心老市民的点赞,这些都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党建成果”。正如他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常说的:“我们画的每一条轴线、算的每一个数据,都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对得起百姓的期待。”
从红土地到边疆雪域,从老建筑到新地标,张世杰同志书写了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初心图谱”。他让我们看到,当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当党员先锋作用转化为设计动能,每一栋建筑都能成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